深度解读:教育人关心的这7大问题,今年全国教育大会都回应了 | 头条
中国教育正迎来新时代。9月10日,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首次将教育定位为“国之大计、党之大计”。
小新君综合各大教育媒体的报道,全面梳理出了本次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看点。
一
国家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
全国教育大会强调,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问题,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
“小学生作业做到12点”“家庭作业都成了家长作业”……很多家长反映,现在的中小学生太苦太累。素质教育提了20多年,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办学中短视功利的做法普遍,关键就是唯分数、唯升学的倾向还是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在分数、升学率的指挥棒下,学生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缺少课外生活等俨然已经成为“老大难”问题,也会衍生校外教育培训乱象,让原本良心的教育行业变成逐利的教育产业。大会关注教育评价导向的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唯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评价指挥棒的问题,让立德树人的拼图中,不只有分数。
为了破解“唯分数论”,2013年开始,教育部在全国30个实验区开展了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要求从“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学业发展水平、身心发展水平、兴趣特长养成、学业负担状况”五个方面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015年开始,教育部发文推进基础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以充分发挥政府管理、学校办学、社会监督职能。
但要看到,在升学指挥棒问题没有解决的提前下,这些实践离真正的“管办评”分离还有相当大的距离。某教育局局长在对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管理人员访谈问卷后发现,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开展的第三方评价推行效果并不理想,仅占50%左右的受调查者表示“推行过”,还有近30%左右的受调查者表示“不知道”。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中考制度对第三方评价仍起着短板效应”。
与中小学校合作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某第三方机构CEO也介绍,大量公办学校校长希望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但与其合作的公办学校几乎不在高中阶段进行试验,“在高考面前很少有人敢去冒险”。
因此中高考改革已势在必行。北京市新高考方案8月24日出炉,方案提出在部分高校探索开展综合评价录取模式改革试点,依据统一高考成绩、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面试成绩、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进行录取,高考成绩占比原则上不低于总成绩的60%。此前,北大、清华在上海、浙江均已尝试通过此种方式进行录取,且在录取总人数中占有相当比重。
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家勇认为,高考成绩差几分甚至几十分到大学后并没有本质性区别,以综合评价引导素质教育是当务之急。他建议提倡高校探索以高考总分的某一分数段作为门槛,分数段内不再区分考生的高考总分,然后参考可比较、可分析的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录取。
二
教育投入更多向教师倾斜
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但近年来,公办学校教师离职潮、人大代表呼吁提升教师待遇等新闻频现。“待遇问题不解决,其他问题都很难落实,广大老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就很难调动起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王定华认为,需要出真招实招让教师更有获得感。
“目前教育经费存在使用不当的问题,很多经费用在了学校硬件建设上,教师的待遇、培训等方面还不够。总体上讲,现有的教育经费投入还不够多。”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介绍。
此次大会强调,随着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教育投入要更多向教师倾斜,不断提高教师待遇,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2018年,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我省教师队伍建设资金65850万元。”河北省财政厅教科文处副处长纪彦君表示,河北省加大财政支持保障力度还将出台具体措施,包括班主任津贴标准不低于当地教师月平均绩效工资收入水平的25%;实施学区内短缺学科教师走教制度,市县政府可根据实际给予相应补助;加大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力度,自2019年起将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0元等。
在财政投入方面,“我国的基础教育主要是地方办学,因此地方政府应承担主要支出责任,但由于中央财政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比例逐渐提高,中央财政对教育支出的投入也在提高。”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袁连生介绍。
中央和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正日趋完善。在9月6日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介绍,“我们配合财政部正在就教育领域中央和地方的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的问题进行研究”。
三
促进教育公平,目光投向墙角处
教育公平,向来受人关注。这次大会提出“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强调“完善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改善乡村学校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要求“把更多教育投入用到加强乡村师资队伍建设上”。
公平是教育的基准线,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前段时间,从一首“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小诗唱出留守儿童对于教育的渴望,到考上北大的河北女孩因“感谢贫穷”引发热议,从大凉山悬崖村孩子的“天梯”到云南鲁甸的“冰花男孩”,再到“寒门能不能出贵子”的心头之问……促进社会流动,教育公平不能缺席。公平的含义是深刻而丰富的:不只关注优等生,目光投向“墙角处”,是教育公平;让非名校也能办出特色,在不同学科不同方面争创一流,是教育公平;让接受职业教育者能受尊敬,夯实职业尊荣感,也是教育公平。
“冰花”男孩
近年来,我国在着力补齐乡村教育短板,解决“乡村弱”问题,包括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农村办学硬件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客观来说,短短几十年时间普及义务教育、实现45.7%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中国创造了教育史上的奇迹。
但也不可否认,城乡教育差距依然明显,甚至有扩大的趋势。目前城乡办学条件上的差距更多体现在师资力量、文化环境等软环境上。《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建议,切实改变现状需要从关注农村学生教育获得的数量转向关注质量,从关注硬环境到关注学风、校园氛围、家庭教育观念等。实现教育均衡,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公正,这门功课注定是长期的。
四
健康第一
这次大会,健康被提到了重要位置。“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这样的强化,正当其时。最近,全社会对男性气质的讨论非常热烈。值得注意的是,体育对塑造男性气质,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然也不仅仅是男生。面对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短板,面对“力量速度爆发力耐力等身体素质全面下滑”的调查结论,面对“豆芽菜”和“小胖墩”增多、近视率升高和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校园应该有所作为。
运动习惯的养成,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体育是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已经成为共识。要实现“健康第一”的理念,不仅需要观念上的转变,也需要各类软硬件的配套,更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全方位的理解和配合。
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保证中小学体育课时,并把开足开齐体育与健康课程纳入督导评估的范围。这个新学期,有新闻报道南京某小学一年级课表上,一周30节课,体育类课程占了8节。虽然不是每个学校都能开出这么多体育课,但每天一节体育课正逐渐成为很多学校的“标配”。这不仅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得到很多家长的认可。
要开齐开足体育课,不是写在课程表上就行,还需要有关各方跟进各种软硬件配套。教育理念的转变、场地设施的建设、师资力量的配备、校园体育安全的保障等都是关键。这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同样也是家长、社会的事情。开齐开足体育课,是关系到下一代孩子成长的大事,不可搞形式主义,不可让体育课变成体育展示课。
用评价改革引导学校、学生、家长重视体育能力也是当前的趋势。今年年初,北京市教委发布《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质量基本标准(试行)》,要求中小学生体育课每学期至少要测试两个项目,除体能表现、测试成绩外,团队意识、意志力表现等也将纳入体育课成绩。5月,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2018年修订)》。《方案》提出从今年9月1日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将实行新的中考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与旧方案相比,改变之处在于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成绩纳入过程性考试。
五
德智体美劳缺一不可,劳动很重要
近年来,“劳动教育”逐渐受到重视。此次大会提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最崇高、最伟大、最美丽的道理”,再一次重申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我们在应试教育的惯性力量下扭曲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但劳动是生活的最大内涵,缺少劳动的教育是畸形的。
今年7月,浙江省教育厅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实践教育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学校应安排适量的劳动家庭作业,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布置洗碗、洗衣、扫地、整理等力所能及的家务。以文件形式去明确“洗衣扫地整理房间,要成为学生的家庭作业”,这其实也间接说明了过去劳动教育课没有被充分落实,劳动教育的问题已经很严重了。
加强劳动教育,需要跳出传统“劳动教育”的窠臼,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探索劳动教育的新方式。
学校的劳动教育应该建立多元课程体系,形成“课程超市”,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个性化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以供学生自主选择。同时,劳动教育还必须要有课程课时保证,要传授系统的劳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学生提供长期发展所需要的智慧空间。
北京一学校就将劳动教育化育于常规课程和校本课程之中,既有诸如《语文、历史融合课:劳动·未来》《校园中的中草药:猜猜我有多爱你》《生活中的生物:移花接木》《基于桥梁建设的承重设计》等以“发现劳动之美”为主题的课程,又有来源于学校“中国心”特色校本课程的布雕艺术、食品雕刻、团花剪纸、曹氏风筝、秸秆扎刻等,还有针对“未来学校”定位、培养信息时代新型劳动者的劳技课《“鲁班锁”之“趣”设计》和《电子创意作品设计与制作》等。
六
从教材到教育,更有中国味儿
此次大会再次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的教育要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办,尽管可以借鉴国外的有益做法,可以体现人类文化的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但必须扎根中国大地。
以教材为例,此前,一些地方把古代诗词从低年级课本中删除,就引发了舆论的很大争议。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这种“去中国化”的做法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而前段时间舆论也曾热议为什么小学生教材中做好事的都是外国小孩,无论事实是否如此,都反映出人们希望国内的教材、教育能更具文化自信,更好体现中国和中华民族风格的愿望。“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这样的精神,是我们应有的底气。
不仅是热议的教材,近两年一些教育类节目收视好、口碑好也从侧面反映了提升文化自信的诉求。《中国诗词大会》重新唤起国人对古典诗词的关注,两位中学生擂主武亦姝、贺莉然走红成了很多学生的榜样;《经典咏流传》开启了古诗词另一种打开方式;《国家宝藏》用国宝故事讲述岁月、人文与历史;《开学第一课》上传统文化在现代课堂中的演绎等,都是不同形式的中国味儿。
七
家长要讲好“人生第一课”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本次教育大会在明确学校、政府、社会教育责任的同时,同样强调了家长、家庭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孩子成长、发展过程中承担着独特的、终身的教化功能。而家庭教育成功的最大保障就是父母教育素质的提高。
2015年,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出现了至少三种模式,例如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山东潍坊模式、政府拨款妇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广东中山模式、关工委牵头推进家庭教育的江苏淮安模式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研究员孙云晓还指出,家庭教育也会对学校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尽管这些年基础教育的学校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由于与家庭教育之间缺乏良好的合作机制,其成效受到了内在的抑制和损耗。按照世界著名教育学家杜威的观点,这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分离,则是教育中最大的“浪费”。
因此,家庭、学校、教师、社会,把不同的教育因子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整合优势,是新时代面临的重要教育课题。
“新校长传媒”投稿邮箱:xinxiaozhang@dett.cn
期待您的精彩分享
你可能会感兴趣
来源 | 据人民日报评论、21世纪经济报道、教育部官网、新华网等综合整理;转载请注明来自新校长传媒
责编 | 张磊
你的专属精品教育生活
▼ 点击「阅读原文」,一键报名